当 “提沉” 邂逅青春:郑州四十四高舞蹈公开课演绎古典舞“呼吸哲学”
学校领导和艺术教研组正聚精会神观摩教学展示
学生专注聆听“提沉”要领
梁煜晗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共舞
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创编展示活动中
学校领导与艺术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共研课堂
在教育创新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并行的当下,3月19日郑州市第四十四高级中学的一间舞蹈教室热闹非凡,一堂以古典舞“身韵提沉”为主题的艺术公开课在此活力开场。青年教师梁煜晗巧妙运用视频对比教学法,让传统舞蹈技法与青春洋溢的创意激情碰撞,绽放出别样光彩。学校党委书记贾洪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瑞芳,总务处主任胡珂以及艺术教研组的全体教师齐聚现场,全程观摩,共同探寻美育融合以及与高考舞蹈艺考对接的全新路径。
课程伊始,梁煜晗老师播放了两段风格截然不同的视频。一段中,舞者动作机械呆板,毫无生气;另一段则巧妙融入提沉技法,舞者举手投足间灵动优雅,韵味十足。强烈的对比之下,学生们瞬间领悟了“无身韵不舞蹈”的真谛。梁煜晗老师形象地阐释道:“提沉,并非刻意制造的起伏,而是气息与形体自然而然、和谐统一的交融。就像日出时,脊柱自然而然地舒展向上;日落时,气息也随之悠然下沉。”这般生动的比喻,将原本抽象的提沉技法,转化为学生们易于理解和感知的身体语言。
紧接着,在悠扬舒缓的古典音乐声中,学生们从坐姿提沉练习开始,全身心投入,静静感受气息在体内的微妙流动。随后,他们将提沉练习与古典舞优雅的手臂动作相结合,逐渐掌握提沉之间的自然转换。梁煜晗老师在学生中间来回穿梭,耐心指导,轻声提醒着:“提的时候,要像春笋奋力破土,充满蓬勃向上的力量;沉的时候,要如同倦鸟归巢,沉稳而安宁。”
课堂的高潮是围绕“春”主题的即兴创编环节。第一组同学将自己想象成潺潺流淌的 “春水”,通过连绵不断的提沉动作与起伏的手臂,生动展现出溪流蜿蜒前行的动态;第二组同学化身轻盈敏捷的“春燕”,借助快速多变的提沉动作与灵活的旋转,精准勾勒出飞燕在天空翱翔、衔泥筑巢的活泼矫健姿态;第三组同学则致力于诠释娇艳的“春花”,以富有层次的提沉节奏,细腻演绎出花瓣从含苞待放到完全盛放的美妙过程,肢体如同春日里舒展的花枝。
公开课结束后的研讨环节同样热烈。党委书记贾洪波着重强调:“舞蹈教育绝不能局限于课堂,要融入学生的日常活动,让身韵训练成为学生的日常习惯,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审美素养,为未来参加高考舞蹈艺考筑牢基础。”党委副书记、校长王瑞芳则进一步指出:“我们要明确美育与高考舞蹈艺考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紧密相连。系统地融入日常教学,与高考学科知识相结合,针对艺考开展专项训练,积极探寻美育助力升学的有效途径。结合学生备考实际,合理规划,切实提升学生在艺考中的竞争力。”
据悉,长期以来,郑州市第四十四高级中学持续探索传统文化育人的新模式。从精心开发美术、空乘、舞蹈、播音主持等专业艺术课程,到大力推动校园舞蹈走进课堂,再到积极开展“舞蹈+学科”融合项目,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努力让美育深深扎根于教育土壤,源源不断地为学生的成长注入艺术与人文养分,以期助力学生在实现全面发展的同时,在高考舞蹈艺考中脱颖而出,迈向理想的艺术殿堂。
通讯员:梁煜晗,摄影:李丹、张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