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产业“区位密码” 郑州市第四十四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上演别样地理课堂秀

薛华老师认真讲解

薛华老师的课堂中学生踊跃上台展示

范雨老师认真讲解

范雨老师在小组讨论环节中为学生答疑解惑

老师们认真听课记录

全体地理老师认真评课

 

为进一步打造品质课堂,总结提升教研成果,助推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3月19日下午,郑州市第四十四高级中学地理组青年教师薛华和范雨分别用一场别开生面的“区位密码”地理课堂秀,带领学生走进产业布局的深层逻辑,探索经济地理的智慧魅力。教务处副主任于威和地理组全体教师到场观课,并在课后开展了评课活动。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为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下,薛华老师将带货主播应具备的地理修养为主要切入点,以本地新郑大枣种植来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为依托,借助“一颗枣,两地情”的河南新郑和新疆若羌的历史渊源,发动学生为促销红枣写一篇直播带货稿,让学生进行知识的适度迁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共性规律,掌握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知识。同时,她将数学统计引入人口密度分析,用语文写作强化报告逻辑,并协助学生制作动态区位分析图,让抽象理论可视化。这场地理课堂秀的背后,是该校青年教师团队对“跨学科融合”的大胆尝试。

“为什么郑州能吸引富士康落户?三全食品的速冻王国背后藏着哪些地理优势?为什么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额能够比肩国外老牌汽车品牌?”在青年教师范雨的课堂上,这些问题不再是枯燥的考点,而是化身为一场“破译产业密码”的挑战。在课堂上,范雨老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同学们分析国内比亚迪各工厂和郑州本土热门产业分布的区位因素。学生们通过分析交通网络、劳动力资源、政策支持等要素,将课本中的“区位理论”与郑州本土的产业案例结合,绘制出了专属的“区位要素思维导图”。

在评课环节,各位老师从“导、探、构、达、融”环节对两位老师进行分析评价,一致认为她们准备充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完整,教学思路清晰。很好地将现实中的情景案例融入课堂,实现了教学形式上的创新,教学方法上的灵活,展现了各自的教学风格和教学魅力,坚持“问题”导向,真正让课堂“活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务处副主任于威做总结发言,他谈到青年教师用创新课堂打破了学科边界,让学生在真实问题中培养“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除此之外,他强调青年教师需更多关注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基础教学和拓展迁移的关系。

“研”花共开龙江岸,深耕课堂提质量。在这场充满创意的地理课堂秀中,郑州市第四十四高级中学的青年教师们不仅解锁了产业布局的“区位密码”,更用教育智慧为学生打开了认知世界的新窗口。当课堂与时代脉搏相连,知识的种子终将在实践中长成参天大树。

 

通讯员:薛华 范雨/审核:朱婉迪

 

创建时间:2025-03-20 11:25
浏览量:0
首页    教育科研    探秘产业“区位密码” 郑州市第四十四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上演别样地理课堂秀